生醫人的AI系列課程 - AI 從 0 到 1 再到 ∞ 可能
AI技術如何真正幫助我們整理、分析、解讀生物醫學資料與醫療資訊? 本系列課程將從多角度帶您深入探索 AI 如何為生醫與醫療資訊領域帶來革命性轉變。課程聚焦於 AI 與生醫資料的實務應用,包括文獻分析、疾病預測、基因資料解析以及 AI 輔助資料分析,讓您了解 AI 技術在研究與臨床應用中的實際價值。此外,課程不僅介紹概念,還結合案例導向的上機操作,讓即使沒有程式背景的學員也能輕鬆上手。 課程亮點:
課程主題:建立RAG 生醫AI智庫- 讓AI成為你的研究神隊友,資料再多也不怕!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結合資料檢索與AI生成的創新技術,能有效強化知識問答與資料整合的深度與精準度,特別適合應用於生醫領域中大量且高度專業的資訊處理需求。本課程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RAG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優勢,說明如何運用RAG來協助文獻查詢、自動摘要、臨床知識整合及研究資料管理,幫助研究人員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分析能力。本課程將以AnythingLLM為示範平台,介紹生醫RAG應用,AnythingLLM為一套在研究領域廣泛使用的開源生成式AI專案平台。此外,我們將導覽市面上主流RAG解決方案,讓您了解不同平台特色與適用情境。 本次課程的最大特色是由「零程式碼操作」建立自己的"AI智庫",完全無需撰寫程式,即使是沒有技術資訊背景的跨領域研究者也能輕鬆上手。課程學員將實際上手操作,從資料整理到AI資料庫建構,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專屬生醫RAG應用。此外,課程也會手把手建立與AI智庫串接的對談機器人,讓團隊成員能方便的透過LINE或網頁Chatbot存取您建立的AI智庫,提升團隊內部的智識共享力。
本主題課程將包含以下生醫AI智庫的建構:
1.搭建專屬於自己領域的生醫文獻資料庫,提升文獻閱讀效率 學員將學習如何透過圖形化操作介面,將自身研究或臨床領域相關的文獻資料集中整理並建立成專屬的 AI 資料庫。建置完成後,即可透過對話介面直接查詢資料庫中的內容,不需反覆開啟與搜尋多份檔案。此方式能大幅縮短資訊檢索時間,讓研究人員能更聚焦於內容本身的分析與應用,特別適合長期累積資料但難以快速回顧的研究團隊與臨床單位使用。
2.生醫實驗數據查找系統,解決數據索引的不便 課程將引導學員把過去累積的實驗數據(如實驗記錄、測試報告、儀器輸出結果、分析備註等)上傳並整理成可供查詢的 AI 資料庫,透過問答式介面快速回應「某次實驗的參數設定為何」、「某批樣本的反應結果是什麼」、「過去是否曾出現類似的實驗條件」等常見問題。此系統不僅適合個人使用,還能作為實驗室團隊共享知識的基礎工具,協助團隊成員在需要時快速找到所需資訊,減少重複查找或遺漏導致的時間浪費。
3.建立新進人員培訓SOP與生醫實驗Protocol 的指引機器人 學員將學習如何將實驗室日常所需的標準操作流程(SOP)與各類生醫實驗的作業指引(Protocol)建置成可查詢的 AI 系統,並透過 Chatbot 提供團隊成員即時查詢。這套系統能幫助新進研究人員快速熟悉實驗室規範與操作流程,降低重複教學的負擔與認知落差。此應用特別適合教學型實驗室、臨床研究團隊或需定期進行訓練交接的組織,有助於提升培訓效率與作業一致性。
這門課程以最友善的方式引領您進入 AI 智庫的實作領域,誠摯邀請有興趣導入 AI 技術的生醫研究人員、研究助理及具生醫背景的學生共同參與,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