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科學家的電子觔斗雲:具高安全性的實驗紀錄智慧雲端平台(Elegancy)
簡介: 本次研習將以「建構雲端智慧高親和性實驗室電子紀錄平台」為主題,藉由簡明互動的授課方式,除了提供雲端平台供學員測試外,也能讓學員經由實機操作,以跨平台的方式(Windows/ Linux/ MAC/ NAS/ Cloud),透過DOCKER架構在自有機器上建置,可即時使用的實驗室電子記錄系統,來協助中小型實驗室或是個人,對研究資料進行搜尋與管理並定期建立備份等重要研究活動。研究團隊希望透過此一平台架構的協助,能讓學員快速瞭解與運用我們所開發的資訊工具,跨越複雜的資訊技術門檻與時空的限制,並能透過隨身電子設備如手機與平版,以更為清晰的方式來處理與管理實驗資料與智慧的火花,進行與個人專業領域相關的深度分析。本課程還有一個月的觀看影片重播時間,可自行在個人電腦環境中進行演練,歡迎對實驗室研究智慧與成果管理有興趣的師生踴躍參加。課程簡介如下: 課程主題:雲端電子實驗室記錄本之線上運用與安裝設定 將實驗室中所產生的各種紀錄與大量數據,以電子化方式儲存於網路伺服器/一般桌上型/筆記型電腦/雲端/NAS,可藉由一般電腦、筆記型電腦與移動式裝置如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以一般的網路瀏覽器就可以來存取實驗相關內容與研究數據,以通用網頁編輯的高親和性介面,協助使用者管理、分享、搜尋、備份、列印,及與國內外研究伙伴線上討論相關問題,讓實驗室的眾多智慧、想法與研究歷程得以紀錄回顧與交互串連,不受時空與人員異動的影響,讓實驗室的智慧結晶得以快速存取與整合,並隨時上傳新的想法與心得,即時分享給研究伙伴,加速研究的進展。為了因應新世代的研究需求,解決資料的分享與擷取再利用,本研究團隊在美國微軟公司全球雲端計畫的贊助 (2011- 2013)與國科會研究計畫的支持下,以開放源碼(Open Source)為基礎,並融入web 2.0的精神,整合網路工具(drupal, apache, Ajax)、資料庫(mySQL)與程式語言(php, Java, C++),及我們多年在生物醫學研究室中的實做經驗,建構一套電子實驗室記錄本(Electronic laboratory Notebook, ELN)。本系統亦榮獲2018國家新創獎之學研新創獎項,並在2019, 2020, 2021皆獲得國家新創獎之學研精進獎。並於2022年八月,將成果發表於具高影響力的iScience期刊。 這一套系統,可以在不同作業系統 (Linux, Windows, Mac)或是DOCKER雲端平台上,透過高親和性的簡易介面由使用者自行進行安裝,無須複雜的資訊技術協助,便能同時快速建置屬於自己或是中小型研究團隊所需的資料交換分享平台及對外網站。除了可提供各類型實驗資料(文字、數據、檔案、圖像及影音等)的儲存列表,也能進行增刪修訂、搜尋分類、專案與參與人員管理、多人協作、手寫繪圖、瀏覽列印、安全防護以及自動複製備份等功能,並能進一步協助建置資料交換分享、線上討論、即時編修、實驗報告版本修改紀錄管理、實驗室耗材藥品資源管理、會議邀請與數位簽章等機制。目前此一系統內建中文、日文與英文之使用介面,並提供包括雲端平台等多種版本,透過對Web介面的優化,除了一般的電腦外,也讓不同的移動設備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都能透過直覺的圖形化介面,在無時間與距離的限制下,存取與分享儲存在雲端的實驗室智慧,進而激盪出更多的研究火花與新的探討方向。 相關線上資源: Graphical Brief Download Online Demo Online help
課程資訊:
議程: 主題:雲端電子實驗室記錄本之線上運用與安裝設定
報名方式:
繳費方式:
注意事項:
洽詢方式:
|
||||||||||||||||